• 观看记录
    文章还敢耍观众,她没完了?!
    首页文章还敢耍观众,她没完了?!

    还敢耍观众,她没完了?!

    本年度中年玛丽苏神剧——

    《星辰大海》完结了。

    喜提收视冠军,喜获豆瓣评分5.0。

    一路话题不断,最近大结局播完,评论更热闹了:

    听取骂声一片¥%@……&*。

    烂尾被骂,不冤。

    只是细品网友的吐槽,除了离谱,字里行间还写着两个字:诈骗。

    掐指一算,这几年看剧看片收获被骗的惊(晦)喜(气)体验,也不是第一次了。

    观众:说好的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呢?

    今天院长就来简单盘一盘——

    诈骗剧/片都是怎么让人上钩的?

    顺便看你上当了几部。

    路透还能诈骗?

    《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》:谢邀。

    就算幸运如你没看此剧,但一定刷到过这张出圈的路透图——

    男女主玩雪名场面。

    一个朝着镜头打雪仗,娇俏可爱;一个在身后打伞陪伴,独宠一人。

    她在闹,他在笑,高冷男神小娇妻的感觉全盘到位。

    溢出满屏的粉红泡泡,让本就主打颜值甜宠的《国子监》,瞬间拉高网友期待。

    这其中不乏半路种草的路人。

    毕竟,路透都这么配这么甜,正片岂不是要嗑死我。

    结果正片一播,救命。

    敢问这位自夸宸宁之貌、目若朗星的大哥,你谁?

    女主半永久装造 人设,乍看低配陈芊芊?

    再看,是古装剧插播穿越,还是韩剧女主偶遇cosplay?

    还有自带组团出镜的穿帮。

    穿帮……

    帮……

    真是离了大谱。

    路透看着很高级,前期宣传夸得很好,直线吊高网友期待度,最后却没一处是对上内味儿的。

    甚至连剧情都全程拉跨,只有天雷滚滚的尬。

    货不对板,被骗感油然而生。

    《小风暴之时间的玫瑰》也有过类似的操作。

    胡一天和乔欣,从逆天长腿搭配到接吻擦嘴花絮,几次路透都是又配又撩的节奏。

    满满的都市丽人风,让人随时脑补出一场高智商精英间势均力敌的爱情大戏。

    图片来自网络

    然而看了正片,一开场就是尬的魔力转圈圈:

    欧漏!又是打着精英人设的悬浮剧。

    曾经路透引发的幻想,原来全是工业糖精。

    路透图能蛊人,胜在营造的氛围感。

    可氛围感背后是什么?

    是粉丝戴着滤镜的爱!

    当回归剧作本身,没了粉丝滤镜加成,作品质量又不够硬的话,爱的产物很容易成为普通观众眼中的诈骗产品。

    此类宣传手法,不仅自损作品口碑,也加剧着网友对同类未播剧的担心。

    比如《驭鲛记之与君初相识》,路透图一直都很仙,氛围感整个拉满。

    直到刷到鲛人出水的预告特效:

    以及这身肌肉衣:

    我想了很久,我开始慌了……

    国超,你不会让我白白期待吧?

    又或是陈飞宇、张婧仪在拍的《打火机和公主裙》。

    没开拍前,就靠陈飞宇一组白衣金发图出圈。

    开拍后,两人每次的生图路透也是极为好嗑的程度。

    青春少男少女的爱情,暧昧氛围十足。

    不过,期待值被拉满的同时,网友也忍不住发出担心声:

    希望别再是路透诈骗了。

    毕竟,路透有滤镜,种草需谨慎。

    如果说路透诈骗,是近些年粉圈活跃诞生的新型产物,那更常见的是为了让作品博得高关注度,宣传方用过于夸张或流量至上的手段进行营销。

    手法更花,分类更细。

    有的从预告质感入手——

    《海上牧云记》,国内首度开创“骗花”概念的第一大剧。

    号称是中国版《权力的游戏》,欲打造一部东方的魔幻传奇电视剧。

    大手笔,大制作,顶级特效,质感精良。

    港真,当年谁没被那高逼格的预告震撼过?

    未播先火,把人胃口足足吊了两年。

    但最终播出后,网友纷纷下头了……

    形散又拖沓的叙事方式让人无力吐槽,75集的体量只讲了一个序。

    所有精华都浓缩在了预告片里。

    还有《九州缥缈录》——

    预告很精彩,剧情太缥缈。

    差距大的仿佛前后在看毫不相干的两部剧,最终连及格线都未达到。

    开头提到的《星辰大海》也被网友称作预告诈骗。

    但院长觉得,它走的是虚晃一枪的路子——

    预告并不讨喜,集狗血、抓马、玛丽苏于一体。

    2021年,怎么还玩起了中年土味烂俗戏码?

    但凡是抱着好奇心点开的人,都会突然上头。

    因为这剧前十集,引起强烈舒适。

    节奏飞快,看的很爽,情节不按常规套路发展,很有励志大女主的风采。

    以至于我第一次见到网友吐槽:

    预告诈骗,正片好看。

    但是!

    所有好感仅在前十集。

    之后的剧情发展就像是开了另一个诡异频道,什么家庭伦理、豪门虐恋、商战、宅斗、绑架、枪战……

    是的你没看错,这剧他喵的竟然有枪战!!!

    所有该出现不该出现的狗血桥段都堆砌在一起,最后大结局,所谓的大女主依旧是回到如预告片般的狗血模样。

    哈哈就送三个字:

    说完预告制作,再来看看角色。

    看剧嗑CP,人生快乐源泉。

    特别是在感情戏份为主的作品里,男女主CP感往往是拿来宣传的亮点。

    于是,就有了欺骗我感情的——

    气啊!《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》出来罪上加罪。

    作为一部甜宠剧,它最甜的cp不是男女主,而是男主和女主……

    的哥哥。

    要问男主和女主他哥关系有多好,你自己听听:

    哥哥需要话本,男主就寻遍汴京;

    哥哥身体不好,男主就守在药火旁;

    哥哥上山学农,男主亲自扛他下山;

    难道这不是爱情?

    而且剧中男主与女主哥哥同框的画面,多少都能感觉出……不太对劲。

    男女主CP突变“替身文学”?

    可这明明是部BG甜宠剧啊!

    编剧你把女主放在哪里?又把观众放在哪里?

    就算本院我爱嗑帅哥,但——

    腐女≠没有审美逻辑,ok?

    有的剧是把人骗进来当场难嗑,而有的剧是骗你真情实感最后当头一棒。

    不仅伤害性很大,还侮辱性极强。

    比如,有史以来把我骗出重度心理创伤的《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》。

    去年刚开始入坑时,院长还安利过这部小糊剧:不买热搜不抄袭,求让她火吧!

    一部穿越时空类型剧,讲述女主李进步穿越回20年前,遇见自己的母亲李青桐。

    有一说一,这剧不论是人设、剧情,还是服化道都充满烟火气,三条感情线也是蹭蹭上头。

    特别是父母爱情里两对cp,又甜又好嗑——

    我被校霸盯上了 vs 高冷学霸爱上我。

    好嗑到什么程度?

    cp党都根本撕不起来,反而诞生大量充满和谐的“邪教粉”。

    万万没想到,全程多好嗑,结局就有多无语。

    其他剧嗑一嘴玻璃渣子,好歹叫be,这部剧赤裸裸告诉你:

    什么叫真情实感全是嗑了个屁!

    所有cp都是一场梦呢,不存在的,你敢信???

    一年多过去了,只要听见“做朋友”三个字,曾经的受害者们都会ptsd发作。

    《做朋友》你骗我的拿什么赔!

    又比如,漫改韩剧《喜欢的话请响铃》。

    第一季时,金所泫x宋江的“黄金CP”意外大获人心,热度远超官配。

    所以第二季播出前,节目组特意发起了一波投票,让大家来选择第二部“谁是男主”。

    毫无疑问,饰演黄瑄傲的宋江胜出。

    甚至不论是早前宣传海报,还是预告,都能看出他的镜头不少。

    票选男主,让海内外网友认为大众可以决定剧本。

    现实却是CP被拆,感情被骗。

    既然并不会考虑网友意见,又为何要搞票选呢?

    从7.7跌到3.0,这就是玩弄观众的下场。

    很多时候,强行打cp旗号博关注,最后却反将观众一军,对于本身优秀的剧作来说,很可能会遭受自杀式反噬。

    电影《盛夏未来》,是我个人年度最佳国产片之一。

    但不可否认它的两极化评价:

    有人称它是近几年来最好看的国产青春片。

    有人从电影院出来大喊诈骗。

    影片并不是常见的糖水片或特定堕胎式青春,而是在探讨成长。

    包含对青春期人群情感的关注、自我探索、得与失的微妙辩证,基调敏感脆弱。

    但许多冲着磊枫CP去的观众,嗑到一嘴玻璃渣之后,爆发了。

    观众有小情绪很正常,带来的却是两败俱伤。

    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诈骗片偏爱消费大众情怀。

    好于0%的喜剧电影《日不落酒店》。

    先看主演,除了男女主,番位第三的便是沈腾。

    电影宣传时,沈腾也一直被拿来当噱头。

    即便对本片没有什么高期待,很多人还是冲着腾哥特别出演而买票走进电影院。

    然后……

    看完电影愤怒暴走!

    为啥?

    请问沈腾去哪了?

    所谓的特别出演压根就没有真人出现,竟然只是个纸片人?!

    i腾的榔头硬了:

    上一次这么愤怒还是在上一次——

    同样好于0%的喜剧片《爱情公寓》。

    海报上印着slogan:“原班人马,十年重聚”。

    放出的物料猛打情怀杀,但没有任何剧情相关的信息,全让观众去猜。

    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记得当时自己坐在电影院里,全程震惊的反应:

    《爱情公寓》?

    这他喵的是《爱情公墓》!

    一部片毁了两份情怀,真是厉害

    如果这都不算诈骗,那什么才算!

    随着信息时代快速发展,一部作品为了提前造势吸引观众,宣传手段变得越来越多样。

    对于影视作品来说,想要打口碑、做宣传,是一件很正常的事。

    既要引起受众的注意力,也要精准把握分寸,一旦有偏差都可能开局不利。

    但这绝不是可以诈骗观众的理由。

    为了投观众所好就挂羊头卖狗肉,为了博取关注度就过度营销,对作品、对观众都是一种伤害。

    不仅损了口碑,还失去大众的信任,最后落个“诈骗观众”的罪名。

    诈骗剧/片,清醒一点,赶紧停手吧!

    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    上一篇
    你眼中的过气演员,其实是商界大佬,这5位明星,个个身家上亿
    下一篇
    娱乐圈最“干净”的女星,苏有朋曾苦追她三年,自出道以来零绯闻

    评论

    共 0 条评论